游客
题文

快乐阅读吧。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
金晶,被人们称为“现代的维纳斯女神”“轮椅上的微笑天使”,她那阳光般灿烂、明媚的笑容总在我们眼前浮现,给人以愉悦和力量!
4月7日下午18时30分,北京奥运圣火正在法国巴黎进行传递。无耻的“藏独”分子竟毫无人性地把黑手伸向了坐在轮椅上的金晶,试图从她手中抢走火炬。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她毫无惧色,双手紧紧抱住火炬,用她那残弱的身躯捍卫着奥运火炬,捍卫着奥运精神!
金晶尽管身体残疾,但身残志坚,心中有中华民族,心中有奥运精神,心中有奥运火炬,更有一份责任,一份自豪。所以,她才能奋不顾身地用身体去保护手中的火炬。
用金晶自己的话说:“他们想从我手中夺走火炬,没门儿!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如此壮烈的话语从一个柔弱的女子口中说出来,令人难以置信。这就是金晶,这就是奥运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美丽、开朗、勇敢的金晶,你是我们的骄傲!
(1)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用简短的文字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晶用生命保护火炬的壮举被媒体报道后,有许多网友给她留言。请你也给她留个言。
网名: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言: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夜游雁荡山
暮色浓浓,景物朦胧。这浓,浓得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巨大的黑纱;那朦胧,又使人感到神秘。
我站在灵峰招待所门口,抬头看山峰,不禁连连叫绝!刚才阳光还未退去,我只感到山峰像刀削斧劈,十分奇特,现在更出奇了。你说暮色浓浓,山峰却轮廓分明;你说景色分明,却又朦朦胧胧。你就先看看合掌峰吧。站在灵峰寺右角看它像一只雄鹰,再看它那锋利的嘴,假如有人去偷神殿的圣器,它一定会扑过去啄他;它那敛翅的神态,仿佛丢一块石头过去,它就会展翅向你扑来。
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如果不是暮色,那山峰所化成的形象就不会这样逼真。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随着人们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向西看,山峰像一个梳了发髻的老妇,那眉毛、眼睛、鼻子和没有牙齿的干瘪的嘴巴都十分逼真。她仿佛要与我诉说家务,讲讲儿媳妇的贤惠,儿子的孝顺,邻居的和睦;要与我讲讲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还想多活几十年。再向东南方走过去,老妇隐去了,出来一位老头。这是一位蓄了长须的老头,他立在高山上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月亮出来了,云有时把月亮遮得忽明忽暗的,光线的变化使老头的胡须仿佛微微飘动了。顺着山坡下去,老头归去了,出来一个老僧,在拱着手拜月。故而当地人称这“三景”是婆婆峰、老头峰、僧拜峰。
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破坏了这朦朦胧胧的美。我去看金鸡峰。峰的形状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他躲在暮色里探头探脑地窥视对面的山峰,仿佛在和谁捉迷藏。又走了几步,只见一只犀牛正伸长脖子在望月亮,这就是犀牛峰了。
我意犹未尽,只听见有人大叫:“回去了,回去了!”就不自觉地跟了过去,见许多人上了车,我看看车头上的字,都是温州市乐清县几个单位的。他们特地来夜游雁荡山的,我本是因为时间紧才不得已夜游雁荡山,想不到雁荡山的夜景是这么的迷人。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连连叫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窥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章第3自然段,用“__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反问句。
(3)按要求改写句子。
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变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出作者夜游雁荡山时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1)给文中画“______”的语句加上标点。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选择括号里的词语写在“ __________”上。 (银裙海洋浪花)
作者看到大片的落叶松,联想到__________;看到银白色的白桦,联想到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些联想是用比喻句和拟人句表达出来的。
(4)《林海》是我国著名作家( )的作品,他的原名为( ),字( )。他因创作优秀话剧作品《龙须沟》被授予( )的称号。我们还读过他的文章有《》、《》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周恩来十二三岁的时候,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上课时,他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下课后,他特别注意课外阅读,以弥补课堂上的不足。有一天,学校的魏校长把学生召集在一起,问大家:“读书为什么?”有的同学回答:“能发财致富。”魏校长问周恩来:“你呢?为什么读书?”周恩来站起来,(响亮轻声想了想)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从(那哪拿)时起,已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大伟大宏伟)志向。教他历史的高老师知道后,非常赞赏,就亲切地对周恩来说:“我们灾难深重(chóng zhòng)的国家多么需要革新图强(qiáng qiǎng)的人啊!”为了鼓励周恩来不断进步,高老师赠给他“翔宇”的名字,还说:“一个有志于革命救国的少年,应该像扶摇直上的大鹏鸟,永远翱翔于宇宙之中。”
(1)在括号中正确的拼音、词语上画“√”。
(2)找近义词。
赞赏( )鼓励( )翱翔( )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小时候的周恩来,反映了周恩来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到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1)“万分紧急的关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董存瑞冲到桥下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时,董存瑞抬头眺望远方,请你想象一下他仿佛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画出文中两个描写董存瑞的比喻句。其中第一个比喻句表现了董存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比喻句刻画了董存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董存瑞牺牲前的呼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之名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书屋
北门路南端,有一个小巧玲珑的书屋,被挤在两座高大的楼房之间。
小书屋门前,摆着几张临时搭起的书架,上面挨挨挤挤地摆满各种书刊:有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有适合青年人阅读的,也有适合中老年人阅读的。小书屋的主人态度很好,不仅做到百问不厌,百拿不厌,而且还能根据顾客的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主动介绍你所喜爱的精神食粮。
小书屋室内,有一个柜台,分上下两层,都密密麻麻地摆满各种各样的书刊。四周的墙壁上,从上到下也用铁丝和绳子挂了四行书刊,就连两扇打开的小门上,店主人也没让它空闲着。不管是清晨,还是傍晚;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只要你来到这个小书屋,都可以随意选择你所喜爱的书刊,让你满意而归。
这个小书屋,没有宽阔的门面,也没有漂亮的室内装饰,却有着许许多多的书刊、热情和蔼的笑容、亲切温柔的话语。这一切,给人们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它,像一叶小舟,载着人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1)找出文中的两对反义词。
( )——( ) ( )——( )
(2)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把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按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观察小书屋的。
(4)这个小书屋的三个特点: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两句话连起来。
①小书屋有许许多多的书刊。
②主人态度和蔼,热情周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