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承载着苦难,浓缩着经验,沉淀着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说:l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指的什么历史事件?(1分) 1911年的“一道闪电”后“黑暗依旧”的含义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的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分别取得哪两个著名战役的胜利?(2分)这场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描述的是解放战争中的什么战役?(1分)南京的解放有何重大历史意义?(1分)
(4)阅读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
材料一: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水面偏能用火攻。"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材料二: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1)材料一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战役?"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指谁?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
(3)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这一名著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进入20世纪后的激烈竞争中,西方列强相信战争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德皇威廉二世崇尚战争和强权,他的名言是"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因此,"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材料二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人类自己创造的这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的缘起,包括欧洲主要国家"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材料三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伤亡人数达到了5000万。最令人震惊的是,在这5000万伤亡人数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是因种族、宗教、政治或其他原因被当作"不受欢迎的人"而遭到杀害的。
材料四

(1)材料一中的"激烈竞争"最终引发了世界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三所述的人类灾难是在哪次战争造成的?它对联合国的成立有什么影响?
(3)材料四共同反映了哪一主题?请从自身出发,你能为此做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请把以下关键词组合起来,用80-120字的小短文叙述这一史实。
(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体现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 1848年空想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国际工人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材料三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袁隆平曾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这样说过:"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3)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之际,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10800人;洋务民用工业雇用个人约8000人;洋务矿业雇用工人约20000人,总计约为39000人……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
材料二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业税收入
其它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与哪一运动有关?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财政收入结构有什么变化?说明这一变化与上述运动之间的关系?
(3)请举出一个这场运动中所创办的民用企业,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场运动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