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
B.该分子既能透过滤纸,又能透过半透膜 |
C.该分子的直径比Na+小 |
D.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为减少汽车对城市大气的污染,近年来中国成功地开发出了以新燃料作能源的“绿色汽车”。这种汽车可避免有毒的有机铅、苯和苯的同系物以及多环芳烃的排放,保护环境。这种“绿色汽车”的燃料是()
A.甲醇 | B.汽油 | C.柴油 | D.重油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
B.物质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 |
C.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
D.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
1 g正丁烷(C4H10)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49.6 kJ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A.2C4H10+13O2![]() |
B.2C4H10(g)+13O2(g)![]() |
C.2C4H10(g)+13O2(g)![]() |
D.C4H10(g)+132O2(g)![]()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SO2+O2![]() |
B.H2(g)+![]() |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 |
D.C(s)+O2(g)====CO2(g)ΔH="+393.5" kJ·mol-1 |
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A.鼓励农民将秋后农作物秸秆焚烧 |
B.改用氢气为原料冶炼金属 |
C.限制燃油汽车数量的增加 |
D.将煤进行脱硫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