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
B.该分子既能透过滤纸,又能透过半透膜 |
C.该分子的直径比Na+小 |
D.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有四位同学分别作出如下回答,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液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 |
B.乙同学: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Fe3+,说明含Fe3+的盐水解是吸热的。 |
C.丙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浓度的热的纯碱液比冷的纯碱液去油污效果好,说明碳酸钠水解是吸热的。 |
D.丁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不考虑水的蒸发)后若红色加深,说明醋酸钠水解是吸热的。 |
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化学式 |
电离常数 |
HClO |
K=3×10-8 |
H2CO3 |
K1=4.3×10-7 |
K2=5.6×10-11 |
A.c(HCO3-)>c(ClO-)>c(OH-)
B.c(Na+)+c(H+)=c(HCO3-)+c(ClO-)+C(OH-)
C.c(HClO)+c(ClO-)=c(HCO3-)+c(H2CO3)
D.c(Na+)=c(HCO3-)+ c(CO32-) + c(H2CO3) +c(ClO-) +c(HClO)
一种新型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发电效率。现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一极通CO气体,另一极通O2和CO2混合气体,其总反应为:2CO+O2=2C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CO的一极是电池的正极 |
B.熔融盐燃料电池中Na+移向电源负极 |
C.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CO+CO32--2e-=2CO2 |
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收集氯气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 |
B.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NH3 |
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
D.加压条件下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 |
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
B.溶液中![]() |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
D.完全中和醋酸需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