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下,对于CH3COONa的说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CH3COO-)>c(Na+)>c(OH-)>c(H+) |
| B.升高温度,c(OH—)与c(CH3COO—)的比值将减小 |
| C.CH3COONa稀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
| D.c(CH3COO-)+ c(CH3COOH)=c(Na+) |
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法对A盐溶液进行鉴定:
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A中一定有Fe3+ | B.C中一定有Fe3+ |
| C.A可能为Fe2(SO4)3 | D.B一定为BaSO4 |
有某可逆反应aA(g)+bB(g)
cC(g);△H="Q" kJ/mol如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b<c时,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C的质量分数 |
| B.a+b>c时,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 |
| C.Q > 0时,y轴表示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 |
| D.Q < 0时,y轴表示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 |
下列各项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使C2H5Br和NaOH溶液混合后水解,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检验溴元素 |
| B.为增强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可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 |
| C.将苯与溴水混合后,再加铁粉,即可制得溴苯 |
| D.在测定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时,氢氧化钠溶液应过量 |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再加入铜粉,共热,铜粉溶解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O3- |
| 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有有色产物生成且能溶于浓硝酸 |
| C.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H4+ |
| D.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可逆反应2HI(g)
H2(g)+I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当__________不随时间变化时,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 A.容器内压强 | B.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 C.各成分含量 | D.混合气体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