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 弱酸化学式 |
HF |
CH3COOH |
HClO |
H2CO3 |
| 电离常数 |
6.8×10-4 |
1.7×10-5 |
4.7×10-8 |
K1=4.3×10-7 K2=5.6×10-11 |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弱酸的酸性强弱:HF < HClO
B.同物质的量浓度NaClO与NaHCO3溶液,前者的pH较大
C.将碳酸钠粉末加入到0.1mol·L_1 HClO溶液中,不发生反应
D.中和等体积、等pH的HF和CH3COOH溶液,消耗等量的NaOH
分子式为C4H9Cl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生成C4H10O,已知C4H10O能与钠反应产生H2,
则符合此条件的C4H10O的同分异构体有
| A.1种 | B.2种 | C.3种 | D.4种 |
下列反应的反应条件正确的是
| 化学反应 |
反应条件 |
|
| A |
由苯制取硝酸苯 |
浓硝酸、加热 |
| B |
由乙醇制取乙烯 |
稀硫酸、170℃ |
| C |
天然蛋白质水解生成α-氨基酸 |
浓硫酸加热 |
| D |
1-溴丁烷生成1-丁烯 |
氢氧化钠、乙醇,加热 |
下列每组两个反应,反应类型不相同的是
| A.甲醛生成甲醇;溴乙烷生成乙醇 |
| B.淀粉生成葡萄糖;油脂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
| C.乙酸乙酯生成乙酸和乙醇;甲醇和丙酸生成丙酸甲酯 |
| D.苯生成氯苯;甲苯生成三硝基甲苯 |
有五个系列同族元素的物质,101.3 kPa时测定它们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 ① |
He -268.8 |
(a) -249.5 |
Ar -185.8 |
Kr -151.7 |
| ② |
F2-187.0 |
Cl2-33.6 |
(b) 58.7 |
I2 184.0 |
| ③ |
(c) 19.4 |
HCl -84.0 |
HBr-67.0 |
HI -35.3 |
| ④ |
H2O 100.0 |
H2S -60.0 |
(d) -42.0 |
H2Te -1.8 |
| ⑤ |
CH4-161.0 |
SiH4-112.0 |
GeH4-90.0 |
(e)-52.0 |
对应表中内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系列①的(a)物质中没有离子键,应有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B.系列③中(c)物质的沸点比HCl高是因为(c)中的共价键更牢固
C.系列②中(b)物质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应为35,且该物质常温下为液态
D.系列④中H2O沸点变化出现反常,是因为分子内有氢键的影响
甲、乙、丙为二、三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同周期,甲和丙同主族,甲、乙原子序数之和与丙的原子序数相等,甲、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乙原子的电子总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 B.丙的氢化物比甲的氢化物热稳定性强 |
| C.乙与丙形成的化合物可制作光导纤维 |
| D.甲、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