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的砷(As)元素,它对人体是无毒的,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 = 砒霜(As2O3)”,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氧化性 | B.还原性 | C.酸性 | D.碱性 |
某物质熔融状态可导电,固态可导电,将其投入水中形成的水溶液也可导电,则可推测该物质可能是
A.金属 | B.非金属 | C.可溶性碱 | D.可溶性盐 |
对于钠原子的第3层电子的p轨道3px、3py、3pz间的差异,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云形状不同 | B.原子轨道的对称类型不同 |
C.电子(基态)的能量不同 | D.电子云空间伸展的方向不同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Mg、Al元素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 |
B.P、S、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 |
C.N、O、F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
D.Li、Na、K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
从1897年英国首次使用氯气对给水管网消毒以来,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仍然采用氯气消毒法对自来水进行净化、消毒。氯气之所以长期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
A.氯气有毒,可以毒死细菌、病毒 |
B.氯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以熏死细菌、病毒 |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可以杀死细菌、病毒 |
D.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工艺简单、成熟,易于操作,且成本低 |
因为自然界的水含有很多杂质,要经过一定处理措施后才能饮用。下列处理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过滤悬浮物质 | B.投药品,消毒杀菌 |
C.用活性炭吸附杂质 | D.制成蒸馏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