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燃煤锅炉大多是采用沸腾炉(注:通过空气流吹沸使煤粉在炉膛内呈“沸腾状”燃烧),采用沸腾炉的好处是
| A.增大煤燃烧时的燃烧热并形成清洁能源 |
| B.减少煤中杂质气体(如SO2)的形成 |
| C.使煤炭充分燃烧,杜绝CO的排放 |
| D.使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
相同温度下,两种氨水A、B浓度分别为0.2mol/L和0.1mol/L,则A、B的OH-浓度之比
A.大于2B.小于2C.等于2D.不能确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酸 |
| B.CaCl2、NaOH、HCl、HD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
| C.Na2O2、Na2O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
| D.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爆炸等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
| B.HClO、浓硫酸、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
| 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
| D.NaF、MgO、AlCl3均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而成,都是离子化合物 |
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
| B.从海水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
| 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
| D.葡萄糖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
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Na2O2 (s)+CO2(g)===Na2CO3(s)+
O2(g) ΔH=-226 kJ·mol-1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
| B.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
|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ΔH>-452 kJ·mol-1 |
|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