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氯气时,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 |
| B.制少量氧化钠时,将钠置于纯氧中燃烧 |
| C.制二氧化硫时,用浓硫酸干燥气体 |
| D.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称取一定质量氢氧化钠固体放人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线 |
室温下,将一定浓度的一元酸HA溶液和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反应的溶液中:c(Na+)>c(A-)>c(OH-)>c(H+)
B.实验①反应的溶液中:c(OH-)= c(Na+)-c(A-)=Kw/(1×10-9)mol/L
C.实验②反应的溶液中:c(A-)+c(HA)>0.1mol/L
D.实验②反应的溶液中:c(Na+)= c(A-)> c(OH-)=c(H+)
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可逆反应2A(g) + B(g)
xC(g),反应曲线(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C% 表示C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试判断对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2 |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
| C.P3>P4,y轴表示B的转化率 |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
有一种铁的“氧化物”样品,用
盐酸
恰好完全溶解,所有溶液还能吸收标况下的0.56L氯气,如使其中的
全部转化为
,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是
A.![]() |
B.![]() |
C.![]() |
D.![]() |
已知
,如果要合成
所用的原始材料可以是
| A.2—甲基—1、3—丁二烯和2—丁炔 |
| B.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 |
| C.1、3—戊二烯和2—丁炔 |
| D.2、3—二甲基—丁二烯和2—丁炔 |
时,水溶液中c(H+)与c(OH-)的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
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有![]() |
B. 线段上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都呈中性 |
C. 点对应溶液的温度高于 ,![]() |
D. 溶液不可能位于C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