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A、B、C、D、E为五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常温下,A、B可形成B2A2和B2A两种液态化合物,B与D可组成分子X,X水溶液呈碱性,C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E与C同周期,且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试回答:
(1)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由A、D、E三种元素形成的盐的水溶液呈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3)用A单质和B单质可制取气体燃料电池,该电池用多孔的惰性电极浸入浓KOH溶液,两极分别通入A单质和B单质。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Ⅱ.将20mLpH=2的NaHSO4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 0.1mol·L-1Na2CO3溶液中,向此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0.001 mol·L-1BaCl2溶液,首先析出的沉淀是 。[KSP(BaSO4)=1.1×10-10mol2·L-2;KSP(BaCO3)=5.1×10-9mol2·L-2]
Ⅲ.某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反应达到平衡:M(g)+H2O(g)N(g)+H2(g)
n(M):n(H2O) |
M转化率 |
H2O转化率 |
1:1 |
0.5 |
0.5 |
1:2 |
0.67 |
0.33 |
1:3 |
0.75 |
0.25 |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该温度下,向容器中充入1molM、3mol H2O、2mol N、1.5molH2,则起始时该反应速率V正____V逆(填“>”、“<”或“=”)
②结合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加H2O(g)的量,M的转化率升高而H2O(g)的转化率降低
B.若M与H2O(g)的转化率相同时,二者的初始投入量一定相同
C.M和H2O(g)初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二者转化率之比
D.当M与H2O(g)物质的之比为1:4时,M的转化率为0.85
今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
(1)在同体积、同pH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钠粉末,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酸的序号,下同)
(2)在同体积、同浓度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钠粉末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酸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下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2+O22SO3△H<0,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
(26分)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 mL、大理石用量为10.00 g。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
T/K |
大理石规格 |
HNO3浓度/mol·L-1 |
实验目的 |
① |
298 |
粗颗粒 |
2.00 |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 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 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
② |
||||
③ |
||||
④ |
(2)实验①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下图:
请在图中画出实验②和④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有50mlNaOH溶液,向其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随后向溶液中逐渐加入的0.1mol/L盐酸,产生的气体CO2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分析向溶液中通入气体后,所得的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其物质的量之比多少?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是多少?
Fe2O3和Cu2O都是砖红色粉末,课外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某砖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者是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是碱性氧化物,Cu2O与H+反应生成的Cu+不稳定,立即转化成Cu2+和Cu。提出假设: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假设3:红色粉末为Fe2O3、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向其加入足量稀盐酸在所得溶液中滴加苯酚溶液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2)若滴加苯酚后溶液不变紫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不含Fe2O3。你认为结论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简述理由。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苯酚时溶液不变紫色,证明原固体粉末是,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任写其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