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时,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 +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
2 |
4 |
7 |
9 |
n(Y)/mol |
0.12 |
0.11 |
0.10 |
0.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v逆(X)=2v正(Z),可以说明反应达平衡
B.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Z)=4.0×10‒3 mol·L‒1·min‒1
C.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D.该反应在350℃时的平衡常数小于1.44
已知反应:2CO(g)+O2(g)2CO2(g)△H<0。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1 mol O2置于10 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CO的平衡转化率(
)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知,A点CO的平衡浓度为0.4 mol![]() |
B.由图甲知,B点CO、O2、CO2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l:2 |
C.达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可以用图乙表示 |
D.若0.50 MPa时不同温度下CO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丙图,则T2>T1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HCO3与石灰水反应,当n(NaHCO3):n[Ca(OH)2]=1:1时,HCO3-部分转化为CaCO3 |
B.CO2通入石灰水中,当n(CO2):n[Ca(OH)2]=1:1时,能得到澄清溶液 |
C.AlCl3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当n(OH-):n(Al3+)=1:1时,铝元素以![]() |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 =1:1时,溶液中铁元素以Fe2+形式存在 |
现有常温下的四份溶液:
①0.01 molCH3COOH溶液②0.01 mol
的盐酸
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②③混合,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
B.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③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
C.将①④混合,若c(CH3COO-)> c(H+),则混合液一定呈碱性 |
D.将四份溶液分别稀释到原体积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蓝色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成无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氧化产物 |
B.当有22.4 L SO2参加反应时,有2NA个电子发生转移 |
C.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
D.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
稀土铈(Ce)元素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暗,且受热易燃烧,遇水很快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有+3和+4,氧化性:Ce4+>Fe3+)
A.电解熔融CeO2制Ce时,铈在阳极获得 |
B.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e+4HI=CeI4+2H2↑ |
C.用Ce(SO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e4++2Fe2+=Ce3++2Fe3+ |
D.Ce有四种稳定的核素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