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估算,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比工业化前升高2~4.6℃。据此,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   )

A.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B.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将推迟
C.全球生物物种增多 D.全球陆地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可先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GPS—RS—GIS B.RS—GPS—GIS
C.GIS—RS—GPS D.RS—GIS—GPS

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数字地球”是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的,严格讲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对地球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间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也就是模拟地球。据此完成各题。
“数字地球”即()

A.字化、信息化的虚拟地球
B.用字度量半径、体积、质量等的地球
C.用经纬网络描述的地球
D.“数字城市”和“数字校园”

“数字地球”的技术支撑包括()
①遥感技术②全球定位技术③地球信息系统
④全球定位系统⑤虚拟技术⑥网络技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包括()
①可持续发展②政府政策③百姓生活④科学研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西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的原因是()

A.牧草质量好,载畜量高 B.温带草原和山地草场广阔
C.居民以肉食为主 D.沙漠和戈壁滩广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