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高一(3)班的学生准备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为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确定了研究的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主题与材料对应正确的是(   )

A.中苏外交关系的建立——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美外交关系正式建立——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C.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位同学想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看到附图,这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
经济结构示意图,他看到的这个图,最有可能属于

A.1978年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B.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D.1953-1956年过渡时期

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 D.20世纪70年代末#考¥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迁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建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铲除专制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和“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 分别指

A.辛亥革命、《五四宪法》制定和“依法治国”被载入《九九宪法》
B.大革命、《共同纲领》和“依法治国”被“十五大确立为政治制度改革的重点
C.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D.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五四宪法》的制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0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某些问题”应指

A.国家统一 B.所有制问题
C.民族关系 D.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 #

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