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近代德国统一后的一幅政治漫画,帽子为普鲁士军盔,帽子下的人是德国民众。对此图的解释,最为全面准确的是
A.德国以王朝战争的形式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
B.德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保护人民 |
C.德国的未来完全由军队控制 |
D.德国的政治走向由军国主义而非人民群众来决定 |
安德森认为“很吊诡的是,前现代的帝国与王国竞能够轻易地维系他们对极度多样而异质并且经常是居住在不相连的领土上的臣民的长期统治。”在中国古代史上,能回答安德森这一疑问的制度是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郡县制 | D.行省制 |
美国托马斯·潘恩在1776年撰写的《常识》中认为英国政体是“君主政体暴政和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这两种“暴政的残余”分别是指
A.国王和上议院 | B.国王和内阁 | C.国王和下议院 | D.内阁和上议院 |
学术界普遍认为,罗马法体现了“古希腊人的哲学思想”和罗马人的“务实精神”,“古希腊人的哲学思想”和罗马人的“务实精神”分别是指
A.人文主义、统一社会道德 | B.民主政治、调节社会秩序 |
C.人文主义、规范社会行为 | D.轮番而治、扩大帝国统治 |
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不允许甚至从未想到设计个‘出口’,特别是过滤器和安全阀。这主要反映了雅典民主:
A.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 B.缺乏公正原则 |
C.受情绪的影响 | D.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
毛泽东1921年1月给蔡和森复信中说:“罗素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这种主张,只有一句评语:事实上做不到。俄国就是个明证,所以我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材料表明当时中共早期组织成员已认识到
A.认识到劳工阶级取得政权的必要性 | B.主张用改良手段改造中国社会 |
C.认为俄国革命道路须与中国实际结合 | D.主张以土地革命来唤醒民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