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
| B.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 |
| C.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
| 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 |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后,孙中山的思想主张上发生的重要变化是()
①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②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
③民生主义涉及到工农的普遍要求④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和反对帝国主义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是 ()
| A.《四洲志》 | B.《海国图志》 |
| C.《天演论》 | D.《华事夷言》 |
1938年,希特勒为吞并苏台德区,制造的借口是
| A.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 |
| B.犹太人、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应腾出生存空间 |
| C.为德意志少数民族争取利益 |
| D.对犹太人、斯拉夫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
1759年,清政府经历了近70年终于平定了中国西北边疆的叛乱、割据势力。乾隆皇帝为了鼓励新疆各族人民发展生产,对一些地区和民族免税,并通过内地省份的“协饷”(类似于今天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发达地区对口支援)为新疆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经费支持。1760~1911年,清政府拨给新疆的协饷和专饷,总计高达近4亿两白银。(齐清顺《清代新疆的协饷和专饷》)据此回答1-2小题
1.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平定的西北边疆叛乱割据势力是指
A.准噶尔部贵族、回部贵族叛乱B.噶尔丹叛乱、三藩之乱
C.大小和卓叛乱、土司叛乱D.郑氏割据势力,三藩之乱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清政府管辖新疆、发展新疆经济采取的措施中没有
A.平定叛乱割据势力B.免税、内地省份对口支援 C.设置行政机构D.改土归流
对横穿朝鲜半岛的北纬38º线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美苏接受日军投降以此线分区进驻朝鲜半岛 |
| B.1948年在38º线南北分别建立了政权,半岛分裂 |
| C.朝鲜战争爆发,中朝军队与美军在38º线反复争夺 |
| D.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38º线成为南北朝鲜分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