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法制建设方面的贡献是

A.决定为刘少奇冤案平反昭雪
B.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D.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改革开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史学家傅斯年说:“我们存而不补,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我们证而不疏,这是我们处理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内使他发现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他的观点是

A.不应该补全材料 B.不应该解释史料
C.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 D.应坚持过去之说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张之洞《劝学篇》)下列四项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1)“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2)“立国根本,尚礼义不在技艺”
3)“师夷长技以自强” 4)“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A.1)2)3)4) B.1)2)3) C.2)3)4) D.1)3)4)

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的进程。”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因为他提出了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三纲五常”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致良知”

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东德政府将柏林墙的定名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含义是

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结果苏联最终在改革中解体,中国却走上了健康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制定了恰当的民族政策 B.中国较早摆脱苏联模式束缚
C.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 D.中国经济、国力增长很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