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

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
B.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C.削弱了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
D.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北美、亚太、西欧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三大区域组织。以下阐述合理的是()
①欧盟是目前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
③亚太经合组织是本地区政府间最有影响的经济论坛
④三大区域组织相互依赖、相互斗争,各成员国仅限于经济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1月到年底,中国政府共派出各种代表团529个,人数达3200多人。这些代表团大部分被派往西方国家,其中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团长的西欧五国考察团最受世界瞩目。中国政府的这种行为()

A.贯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的决议
B.突破了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封锁
C.认清了与世界的差距,推动了改革开放
D.直接促成了经济特区的设立

1887年,广州市场上每包印度棉纱价格约为57两白银,而每包中国本土手工纺纱价格则高达87两白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货涌入不利于中国自然经济发展 B.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在今后3—5年内从发达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就是所谓的“四三方案”。这—方案推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对外引进高潮的出现,不少项目都在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建成投产。该方案出台表明()

A.西方爆发经济危机寻找新的市场 B.中国开始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实质性缓和 D.中国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下表为《1972年至1985年中美贸易状况表》,对下表内容解读不当的是()

A.1980年之前中美贸易总体呈现低水平增长趋势
B.1980年中美贸易总额大幅增长与中美建交有关
C.80年代中国实施对外开放致对美出口增长迅猛
D.8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致对华出口几乎无增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