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冯天瑜著《中华文明史》记载,南宋临安城居民中,官吏人数占临安城居民总数的23%左右;从事工商业的居民总数达20万,约占城区居民的三分之一左右;从事文教事业的生员、教谕还有各行业艺人也占临安城区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作者文中数据可能来自《东京梦华录》 |
| B.南宋社会生活世俗化程度较低 |
| C.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政治结构造成严重冲击 |
| D.南宋兼具“官僚社会”“文人社会”“市民社会”的风貌特征 |
1951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访问巴黎时说:“我有意选定法国首都作为我第一次正式访问的地方,是想借此证明,我把德法关系看成是解决任何欧洲问题的关键。”其主要用意在于
| A.推动法德和解,谋求欧洲联合 | B.麻痹法国政府,借机东山再起 |
| C.反省战争罪责,取悦法国人民 | D.获取政治资本,稳定国内局势 |
“即使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斯大林有歧见,罗斯福总是希望通过外交途径和对国际事务的谅解与苏联打交道,而未见世面的杜鲁门则往往鲁莽地采取好战和不合外交常规的办法。”下列属于杜鲁门“好战”行为的是
|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B.发动越南战争 |
| C.迫使苏联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 | D.发动伊拉克战争 |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 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
|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
|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
|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趋向单极化 |
| B.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
| C.“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 |
| D.鉴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 |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一次演说中说:“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他们”指的是
| A.俄国与东欧各国 | B.日本和西欧各国 |
| C.中国和东南亚各国 | D.德国和拉丁美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