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分)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反应产物的定性探究,按如图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1)F装置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B装置中的现象是          
(2)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         
(3)实验结束时,撤去所有酒精灯之前必须完成的实验操作是         
(4)实验结束后,证明A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方法是         
实验Ⅱ:反应产物的定量探究
(5)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且黑色物质为Cu2S。产生Cu2S的反应为aCu+
(6)为测定硫酸铜的产率,将该反应所得溶液中和后配制成250.00 mL溶液,取该溶液25.00 mL加入足量 KI溶液中振荡,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O.36 mol·的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3次实验平均消耗该Na2S2O3溶液25.00 mL。若反应消耗铜的质量为6.4 g,则硫酸铜的产率为   
(已知)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NiSO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化学镀镍、生产电池等,可由电镀废渣(除含镍外,还含有Cu、Zn、Fe、Cr等杂质)为原料获得。工艺流程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废渣常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外还有
(2)向滤液中滴入适量的Na2S溶液,目的是除去Cu2+、Zn2+,写出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
(3)在40℃左右,用6%的H2O2氧化Fe2+,再在95℃时加入NaOH调节pH,除去铁和铬。此外,除去铁还常用NaClO3作氧化剂,在较小的pH条件下水解,最终生成一种浅黄色的黄铁矾钠[Na2Fe6(SO4)4(OH)12]沉淀除去。下图是温度—pH与生成的沉淀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是黄铁矾稳定存在的区域(已知25℃时,Fe(OH)3的Ksp = 2.64×10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FeOOH中铁为+2价
b.若在25℃时,用H2O2氧化Fe2+,再在pH=4时除去铁,此时溶液中c(Fe3+)=2.64×1027
c.用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氧化Fe2+离子方程式为:6Fe2++ClO3+6H+=6Fe3++Cl+3H2O
d.工业生产中常保持在85~95℃生成黄铁矾钠,此时水体的pH约为1.2~1.8
(4)上述流程中滤液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
(5)确定步骤④中Na2CO3溶液足量,碳酸镍已完全沉淀的简单实验方法是
(6)操作Ⅰ的实验步骤依次为:【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6mol•L-1的H2SO4溶液,蒸馏水、pH试纸】。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少量乙醇洗涤NiSO4•6H2O晶体并晾干。

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生产碱式硫酸铁[Fe(OH)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表:

沉淀物
Fe(OH)3
Fe(OH)2
Al(OH)3
开始沉淀
2.3
7.5
3.4
完全沉淀
3.2
9.7
4.4

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中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调节pH,使溶液中的___________(填“Fe3”“Fe2”或“Al3”)沉淀,则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反应Ⅱ常同时通入O2以减少NaNO2的用量,O2与NaNO2在反应中均作______。若参与反应的O2有11.2 L(标准状况),则相当于节约Na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用NaNO2的缺点是产生NO污染,若用双氧水代替NaN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后产生的Fe(OH)2离子,可部分水解生成Fe2(OH)聚合离子。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医药上常用硫酸亚铁与硫酸、硝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铁。根据我国质量标准,产品中不得含有Fe2及NO3。为检验所得产品中是否含有Fe2,应使用的试剂为________(填字母)。
A. 氯水 B. KSCN溶液 C. NaOH溶液 D. 酸性KMnO4溶液

中国医学博大精深,很多化学物质很早就出现在了我国著名的医书中。如我们黄冈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绿矾(FeSO4·7H2O)又名皂矾,主要药用功能是除湿、解毒、收敛、止血”。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绿矾产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在电子天平上称取2.850g绿矾产品,溶解配制成250 mL溶液;
Ⅱ、取25.00 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
Ⅲ、用硫酸酸化的0.010 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结束后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 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配制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量筒、烧杯外,还需要
(2)滴定时盛放KMnO4溶液的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3)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仰视KMnO4溶液液面,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最后测定的FeSO4·7H2O质量分数。(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关于滴定操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滴定实验可以用KSCN溶液做指示剂
B.滴定前,滴定管及锥形瓶均要用待盛装的溶液润洗
C.滴定时,眼睛应注视着滴定管液面的变化
D.滴定时应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

E.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后,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应立即读数
F.数据处理时,若某次滴定所消耗的溶液体积与其他几次相差太大,应舍去
(5)经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用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0mL 1.00mol/L 的稀硫酸。
(1)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2)经计算,上述浓硫酸的浓度为_______mol/L。配制100mL1.00mol/L的稀硫酸,应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量取时应选用_______ (填序号①10mL、②50mL 、③100mL)规格的量筒。
(3)请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
a.量取所需浓硫酸在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待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将其沿玻璃棒移入mL的容量瓶中,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
b.向容量瓶内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cm时,改用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将容量瓶盖好瓶盖,摇匀。
⑷配制过程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会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如何变化?(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转移时未洗涤烧杯,则结果
所用容量瓶未干燥,则结果
定容时俯视,则结果

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测定装置如图(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H:1 O:16 C:12

取17.1 g A放入装置中,通入过量O2燃烧,生成CO2和H2O,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通入过量O2的目的是
(2)C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的作用是
(3)通过该实验,能否确定A中是否含有氧原子?________;
(4)若A的摩尔质量为342 g/mol,C装置增重9.99 g,D装置增重26.4 g,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5)写出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6)A可发生水解反应,1 mol A可水解生成2 mol同分异构体,则A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 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