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2月,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说:“窃尝论之,西方阿利安人种之自治力,其发达故最早,即吾中国人之地方自治,宜亦不弱于彼。顾彼何以能组成一国家而我不能?则彼之所发达者,市制之自治也;而我所发达者,族制之自治也。”这里梁启超旨在强调
A.封建家长制阻碍民众自由发展 | B.中国人具有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 |
C.中西方基层社会结构差异明显 | D.生产方式是社会组织的决定力量 |
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先后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其影响下,我国科技界的成果有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B.银河Ⅰ、Ⅲ型巨型计算机先后研制成功 |
C.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 D.李四光确认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
邓小平在1977年给中央的一封信中说:“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从当时的背景看,他的主要意图是
A.全面整顿国民经济,纠正“文革”中的某些错误 |
B.主张实行对外开放,大力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C.抵制“两个凡事”,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 |
D.强调民主法制,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初步构想 |
毛泽东机动灵活、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被人们赞叹为“用兵真如神”。其典型是
A.打退国民党对中央根据地的三次围剿 | B.四渡赤水,打乱了国民党得追剿计划 |
C.平型关伏击,取得抗战以来首次胜利 | D.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
右图反映的是在某个时期,波罗的海舰队基地喀琅施塔一部分水兵提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不要共产党参加的苏维埃”等政治口号。这反映的是
A.布尔什维克尚未能掌控苏维埃 |
B.克伦斯基政府抵制列宁的《四月提纲》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人们的反对 |
D.人民反对强制加入集体农庄的做法 |
恩格斯在1895年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时说:“原来,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这表明恩格斯
A.抛弃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中的暴力革命 |
B.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 |
C.没有看到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封建残余的一面 |
D.不再是马克思的“第二提琴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