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
历史学家樊树志认为,宋朝无论在经济、科技、文化各个领域,都是繁荣与创造的黄金时代。下列属于宋朝时期“创造”的是
①改革选官制度,破除大族垄断官场局面
②抗衡佛老思想,建立和完善理学
③放宽设“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监管
④创制活字印刷术,推进文化传播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面是依据杜恂诚的《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绘制的1936年中国国内不同商品产值所占比例示意图。它表明
A.中国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
B.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且工业化水平较低 |
C.商品供给因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而扩大 |
D.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粮食产地 |
下图为《近代前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曲线图》,该图第二个高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①“变法图存”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阶级基础
③实业救国思想产生
④促使了新文化运动产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指出,“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该文章
A.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B.有利于挖掘农业生产的潜能 |
C.对“大跃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D.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客观产物 |
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还得到延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 B.封建统治腐朽黑暗 |
C.内阁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 | D.宦官专权控制朝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