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1月12日,在南中国海海域,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的6名潜水员圆满完成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海底出潜探摸作业。下潜深度达313.5米,以此为标志,中国人具备了人工潜入深海科考探宝的能力。21世纪的今天,深海“龙宫”终于迎来了中国人的光临,中国的深海饱和潜水作业技术步入世界前列。
(1)材料中说明了我国的什么科技国情?
(2)材料中体现了我国实施了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3)你认为科研人员在取得事业成功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哪些宝贵的精神?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百姓愿望】2013年多家媒体共同发起“最迫切的民生期望”调查,结果显示“收入能得到增加”“物价不会过快上涨”“医疗制度更为合理”等依然为人们心中最迫切的愿望。尤其是对收入分配的关注度,十年来一直始终居高不下。
(1)这些百姓愿望,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社会还存在怎样的主要矛盾?
【数据统计】全国各地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比(单位:元)


前五位
后五位
城镇居民
上海
北京
浙江
广东
江苏
西藏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40188
36469
34550
30227
29677
18028
17921
17760
17566
17157
农村居民
上海
北京
浙江
天津
江苏
西藏
云南
青海
贵州
甘肃
17804
16476
14552
14026
12202
5719
5417
5364
4753
450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
(2)通过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收入分配还存在哪些问题?
【决定亮点】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注: “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一种低收入、高收入者较少,中等收入者占绝大多数的结构,比“倒金字塔型”结构要合理、稳定得多。)

(3)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分析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的合理性。


温州电镀行业,承揽全市众多轻工业产品镀件的表面处理,誉为“轻工产品的美容师”。如今,这些作坊式的个私企业正面临着产业升级。
(1)从附近居民的描述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这些信息集中反映了什么问题?
(2)从政府人员与企业老板的言语中,概括我市电镀产业升级有哪些做法值得推广?并说明理由。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被誉为“2013年最牛推销员”,先后向泰国、澳大利亚和罗马
尼亚等许多国家推销中国的高速铁路装备技术,“高铁外交”成为一张中国新名片,国际市场
由此掀起“中国高铁热”。材料一:中国高铁走出去规划图


材料二:中国高铁技术的研发始于20年前,从德国花3亿美元引进了150台8K机车及全套技术,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现在,已经能够确保最高安全时速达到350公里,在转向、安全保障、信号控制、降噪、舱内气压控制等方面有了独创性的突破,使中国的高铁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2)运用所学知识,联系材料二,分析高铁成为中国新名片的原因。
(3)中国高铁发展的成功之路启示我们青少年应如何担当起实现科技强国梦的责任?

下列是九年级小华同学一天中的几个生活片段。
片段一:小华吃完早饭,照顾好了生病的妈妈,背起书包上学去。
(1)小华既享受了怎样的权利,又自觉履行了怎样的义务?
片段二:小华乘坐着金华金盾公司采购的“大鼻王”校车(如图)在公司专业安全人员的护送下,顺利到达学校。

(2)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请结合法律知识说说各部门如此关注校车安全的理由。
片段三:在教室,“诠释正能量”的主题班会正在进行。看着中学生“正能量”的新闻报道,小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3)依据课本,结合具体情境与角度,谈谈对你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的体会?

新闻概要
角度提示
体会
绍兴一中实验学校举行“拒绝脏话,清除粗口”专题文明创建活动
文明交往

老人摔倒大人绕着走三初中生扶
心理健康

嘉兴一中实验学校的学生开展爱心义卖活动
社会责任

烟台一中的学生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阅读漫画《头上悬剑》,回答问题。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当前社会生活中规避类似于“头上悬剑”问题风险的重要性。
(2)结合“相关键接”,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分析说明当前应如何规避类似于“头上悬剑”问题的风险。
【相关键接】英国:从1984年开始分别制定了《食品法》、《食品安全法》、《食品标准法》和《食品卫生法》和《甜品规定》、《食品标签规定》、《肉类制品规定》、《饲料卫生规定》和《食品添加剂规定》等一系列
法律法规。法国:一旦被检查机关发现出售过期食品,商店只能关门。德国和美国:政府设立专门网站,提供有关食品安全的权威信息,帮助消费者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3)假如发现类似于“头上悬剑”问题,你会怎么做?请从权利和义务角度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