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核、全部细胞器和细胞膜都具有膜结构 |
| B.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有关 |
| C.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的多少决定其功能的复杂程度 |
| D.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
某具优良性状的水稻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快速扩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几乎所有的水稻组织的细胞通过诱导都可再生新植株 |
| B.消毒的水稻组织块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可获得相对没有分化的细胞 |
| C.单个愈伤组织细胞在加入了适量的吲哚乙酸的液体培养基中可诱导芽的分化 |
| D.单个愈伤组织细胞在加入了病原体的毒蛋白的液体培养基中可诱发和筛选出抗病突变体水稻 |
美国科学家吉尔曼和罗德贝尔因在G蛋白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1994年诺贝尔奖。多年后罗伯特和布莱恩,因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Ps)方面的研究成果,荣获2012年诺贝尔奖。GPCPs是一条往返穿膜七次的跨膜蛋白,下图是其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G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说法错误的是
| A.G蛋白偶联受体(GPCPs)可能是糖蛋白 |
| B.G蛋白是在细胞溶胶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
| C.此多肽链中氨基酸的“R基”之间形成的“—S—S—”,具有维持活性的作用 |
| D.该条多肽链总共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羧基 |
正常人的正常血红蛋白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异常血红蛋白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除此外,其余序列相同):
其中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缬氨酸的密码子是GUU、GUC、GUA、GUG。编码正常血红蛋白的基因甲和异常血红蛋白的基因乙之间只相差一对碱基。由以上信息可以推知
A.编码正常血红蛋白的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
B.编码谷氨酸1和谷氨酸2的密码子可能不相同
C.基因甲中转录链的碱基T被乙中的碱基A替换
D.杂合子能同时合成正常血红蛋白和异常血红蛋白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
C.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关键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一定是感染时间太长,子代噬菌体释放造成的
一个16个月大的女孩生长速度比正常人慢得多。进一步检测发现,她的甲状腺明显肿大,面部表情冷淡。与大多数正常同龄小孩相比(不考虑个体差异),
| A.她的呼吸频率较低 |
| B.她的血浆pH明显偏低 |
| C.她能和正常同龄小孩一样行走 |
| D.她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