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注:目前我国的烟草、电力、热力、石油、天然气等行业基本为垄断行业。
(1)分析材料一中图一、图二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图二中所反映问题的政策建议。
材料二:与社会各阶层收入都在上涨的趋势不相符的是,一些基层和偏远地区的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还是偏低,大家都盼望着涨工资。然而,今年“两会”上,某委员“建议提高公务员工资”的提案却成了网友炮轰的靶子。
有专家分析,少数党员干部的贪腐浪费行为,影响了国家公务人员的形象,导致一些人以偏概全把公务员归类为贪腐的“硕鼠”。专家指出,要想赢得民众的支持还是要在“暖民心”上下功夫,要谨记“为民务实清廉”的为政原则,要加快推进公务员财产公示制度,破除公务人员的制度性福利;要改革对公务员的考评体系,让纳税人去给公务员打分,促进公务员改进作风,成为民众的贴心人。这样给公务员提高工资待遇自然也就成了顺应民心的事。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怎样才能让公务员涨薪成为“顺应民心的事”?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今年是改革开放35年,为此,某校高三学生围绕着3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开展了探究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几个材料,并根据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表一:1978年~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1978年
3645.2
381
2013年
249529.9
51000

表二:1989年~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状况

年份
1989年
2001年
2003年
2013年
城市
1374元
6860元
8500元
13786元
农村
602元
2366元
2622元
4140元

注:2003年以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1)以上两个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两个表格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如何解决表二中所反映的问题?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享受到实惠,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材料三:由于30多年前的真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上述材料体现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
(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显现。某校高三(6)班同学由此开展了“本地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境一 在调查中同学们发现,在当前眼镜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本地的眼镜产业却逆市上扬,红火不已。为了探究其中的原因,同学们特地将本地与同为眼镜制造重地的A地眼镜业发展情况做了比较。


A地眼镜产业
本地眼镜产业
品牌
数千个牌子基本没名气
品牌意识强烈,精心打造本地眼镜品牌
技术
主要承担国际分工中的加工环节,自主知识产权相对较少
配套能力比较强,有自己的技术专利
竞争
企业单打独斗
政府引导,整体构筑产业链
市场
主要依托国外市场
立足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
现状
出口不畅,产业不景气
逆市上扬,红火不已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归纳本地眼镜产业逆市上扬,红火不已的经验。
情境二 随着调查的深入,同学们发现,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较大的本地产业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A地眼镜产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请你结合上述图表,从哲学角度为本地此类产业走出困境出谋划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经济便在繁荣与萧条中交替运行,由此而产生了解释这种经济现象的各种经济理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关于经济危机成因和对策方面有着明显差异。
(1)凯恩斯和马克思在解释经济危机成因方面有什么不同?
(2)凯恩斯和马克思在经济危机对策方面有何差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2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与随团代表。连战重申“九二共识”,强调“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两岸文化同属中华文化,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两岸更应以务实的心态,使台湾在两岸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再兴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且正面的作用。
材料二2014年3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答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问时指出:“两岸是手足同胞,一家人,此话可以说常讲常新。你刚才列举了两岸关系进展的一些事实,我也想讲一件很有趣的事。去年两岸的媒体共同把“进”字作为两岸年度汉字。这个字可以说反映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两岸民众的期待。我也期待着在新的一年两岸关系有新的进展,再进一步。”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
(2)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为什么两岸关系能够有新的进展,再进一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2009-201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情况

注: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 16万亿美元,跃居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3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仅为美国的一半左右。
材料二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带给我们喜悦的同时,更多的应是冷静和忧思总。长期以来,我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主要依赖数量和价格优势,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附加值低,自有品牌比较少,在全球的营销网络和营销方式也比较滞后。我们是一个贸易大国,但并不是贸易强国。
材料三 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在外交战略上采取韬光养晦策略,在战术上采取主动出击,以更加全面的外交建立全球共同体,更加友好的姿态处理国际事务:同时也坚持底线原则,损害国家核心利益的事情坚决不做、坚决反击:我国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中国这头雄狮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建成贸易强国。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阐述中国如何向世界展示雄狮的形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