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该由质子和种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 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
| 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
| 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
也许可以说,日本电饭锅的技术已经不具有巨大领先优势,但却有自己的核心内锅技术,并且处处体现着精心设计,无论你恁么放,内锅上的刻度线永远朝向你,煮粥也不会扑锅等。近期,中国游客赴日疯狂抢购,日本电饭锅卖断货的新闻引起了很大争议,有评论直指这击中了中国制造的“痛点”。这启示我国企业应该()
| A.扩大生产,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 |
| B.自主创新,注重产品的精细化人性化 |
| C.公平竞争,完善市场准入和交易规则 |
| D.扩大出口,开拓经济发展新的格局 |
高中生小龙是某中国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传承人的儿子。对于未来生活,小龙有两种选择:一 是高中毕业后,在父亲办的木雕企业里学手艺,挣较多的钱;二是在艺术高校花较长的时间学习(勤工俭学,有较少收入),学成后再进自家木雕企业工作。假如小龙能被大学本科、研究生录取,一直成绩优异,且不考虑将来木雕产品的市场价格、市场环境等因素变化的影响,小龙打算获得更高收入,根据下图,他应该()
| A.选择a点,放弃b点,代价是高中毕业时放弃较多的消费(非教育)可能性 |
| B.选择a点,放弃b点,代价是高中毕业时他的受教育水平较低 |
| C.选择b点,放弃a点,代价是高中毕业时放弃较多的消费(非教育)可能性 |
| D.选择b点,放弃a点,代价是高中毕业时他的受教育水平较低 |
读下图。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经济工作方向,下列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有()
①2002 - 2007年,经济增速处于上升通道——应始终保持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
②2008 - 2011年,经济增长经历较大波动——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2010 - 2012年,经济增速上升较快——应加快提高城镇化水平
④2012 - 2014年,经济中高速增长——应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侧漫画《我有一筐的愿望,却只“等”到一颗流星》启示我们()
| A.想问题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 B.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
| C.要立足实际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
| D.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
西方管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苛希纳定律: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员多2倍,工作时间就要多2倍,工作成本就要多4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员多3倍,工作时间就要多3倍,工作成本就要多6倍。这告诉我们()
| A.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
| 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
|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具有客观性 |
| D.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要重视量的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