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继承和创新,为人们修身养性、转变社会风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和非常具体的价值判断与导向。这表明( )
①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遵循古训
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著名学者宋鸿兵《货币战争》一书引起了网上热议,它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者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货币的神奇魔力。从根本上说,货币的神奇之处在于()
| A.它是社会财富的代表 | B.它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
| C.它和商品是一对孪生兄弟 | D.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
长江三角洲数百家企业加入全国质量月名优企业“产品质量放心承诺”活动,企业必须十分重视自己的产品质量,这是因为()
| A.提高产品质量能使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大,使商品价格高于价值 |
| B.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顺利地让渡使用价值而获得价值 |
| C.提高产品质量就能使商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垄断地位 |
| D.提高产品质量能够更好地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
从“一五计划”、“十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规划”。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凸显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②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将被淡化,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
③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克服“越位”和“缺位”
④政府将淡化对经济的管理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在斯大林看来,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固然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产赢利减少,甚至没有,但从整个社会来看,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更多,这就是高级赢利形式。斯大林的高级赢利的观点意在说明()
| A.高级赢利的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 B.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会使经济失去活力 |
| C.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不符合社会化生产的要求 |
| D.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会消灭生产赢利的原则 |
下列说法属于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认识的是()
①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②号召共产党员要“学会经商”,学习由国家调节商业,学会做经济工作
③把商品货币现象当成解决困难的权益之计
④社会主义应该消灭商品生产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