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几种生产乙苯(C6H5-C2H5)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
A.![]() |
B.![]() |
C.![]() |
D.![]() |
在标准状况下,若两种气体所占体积不同,其原因是
A.气体性质不同 | B.气体分子的大小不同 |
C.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不同 | D.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 |
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⑤ | B.②③⑤ | C.②④⑤ | D.①②⑥ |
2004年2月22日是第35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
B.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
C.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
按图的装置连接好仪器,先在烧杯中加入20mL左右的氢氧化钡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接通电源后,逐渐滴加稀硫酸.
(1)当向烧杯中逐渐滴加稀硫酸时,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已知氯气和NaOH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3Cl2+6NaOH=5NaCl+NaClO3+3H2O),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 | B.11:3 | C.3:1 | D.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