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日晷(guǐ)是古代的一种测时工具,其测时原理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影的移动来指示时间。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可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等不同种类。 赤道日晷晷盘应与地球赤道平行,晷针要垂直穿过晷盘中心,并指向正北、正南方向,晷盘南北两面都有计时刻度。晷针针影在晷盘上移动的角度与太阳在天空中移过的角度是一致的。读“北京故宫赤道日晷图”和“故宫赤道日晷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关于北京故宫赤道日晷叙述正确的是(   )

A.晷针的一端指向北极星方向
B.晷盘与地平面的夹角a等于当地地理纬度
C.晷针针影的移动方向为自东向西
D.一年中,晷针投影的长度不变

在“故宫赤道日晷示意图”中,t时刻对应的月份和地方时可能为(   )

A.3月;8时 B.9月;8时
C.6月;16时 D.12月;16时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2011年10月28日上午9点30分,我国首次航空生物燃料用于客机试飞取得成功。本次试飞所需航空生物燃料的原料来自麻风树结出的果实。据此完成19~20题。
云南、四川、江西、贵州等地山区建立麻风树种植基地的自然区位条件主要有

A.宜林山地广布 B.灌溉水源较多
C.气候温暖湿润 D.土壤深厚肥沃

推广使用以麻风树果实为原料的生物燃料可

A.缓和气候变暖趋势 B.缓解能源紧张矛盾
C.解决地区人地矛盾 D.降低航空运输成本

图7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图。读图完成17~18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地区产业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
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目前,为了实现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两地优势 互补,珠江三角洲地区应积极从香港

A.引进资金技术
B.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C.调入能源资源
D.输人传统工业制成品

图5为某地岩层与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图6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侵蚀物、沉积物,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14~16题。

图5所示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abcd B.bcda C.cdab D.dabc

图6所示甲、乙、丙、丁中,代表岩浆岩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形成图5所示地下洞穴的地质作用主要属

A.① B.② C.⑤ D.⑥

表1为某国不同年份人口增长变化比较表,据此完成12~13题。

年份




出生率%
3.8
2.8
4.1
1.5
死亡率%
1.8
1.5
3.9
0.8
自然增长率%
2
1.3
0.2
0.7


根据人口增长特点变化的一般规律,表1所示①、②、③、④四年份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③、①、②、④

目前该国

A.外迁人口增多 B.少年儿童比重降低
C.老龄化趋势减缓 D.社保负担减轻

被称为中国东部沿海越江跨省“黄金通道”的崇启大桥于2011年12月24日正式通车。图4为崇启大桥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兴建崇启大桥的主导因素是

A.政治 B.自然
C.科技 D.经济

崇启大桥的通车将进一步

A.改善南通的交通区位
B.完善南通的商业网点
C.缩小上海都市圈半径
D.加快上海人口的外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