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高达90%。科学家描绘了最新的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地图(下图颜色较深部分),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起到的辅助作用不可能有( )
A.对埃博拉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实时跟踪 |
B.将疫情监控和救治信息集成到图上,使疫情的实时监控和动态防控成为可能 |
C.可根据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的分布情况制作感染危险程度等级图 |
D.系统可自动生成各国疫情发展统计图表 |
右图是我国某一区域资源和能源分布图,其中实曲线为河流,A为特大城市,据此回答题。该地的主导部门不可能是
A.火电、钢铁 | B.煤炭、石油化工 |
C.木材加工、太阳能工业 | D.天然气、钢铁 |
对该地突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以燃煤为主,形成重酸雨区 |
B.盆地地形,不易使SO2扩散 |
C.过度放牧,草场资源破坏严重 |
D.终年多雨,易形成酸雨 |
读下图回答题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发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
①地形多样,种植历史悠久
②耕地多,土壤肥沃
③人口较少,本地消费量较小
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为了解决四川地震后粮食不足问题,需从东北调40万吨粮食,请选择一条最便捷的路线 ( )
A.京哈线、京九线、陇海线、成渝线 | B.京哈线、京广线、陇海线、宝成线 |
C.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宝成线 | D.京哈线、京广线、焦柳线、襄渝线 |
读我国两个区域图,回答题。根据地理坐标,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
A.444千米 |
B.1200千米 |
C.5500千米 |
D.2550千米 |
关于甲乙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黄土高原 | B.乙地位于湖南省内 |
C.甲地附近的河流是长江 | D.乙地附近的湖泊是鄱阳湖 |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挑战。根据右图“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与世界相应标关系图”,回答题。从国际价格比看,图中四种农产品受国际市场冲击强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
A.油料、水果,水产品、粮棉 | B.水产品、粮棉、油料、水果 |
C.粮棉、水产品,油料、水果 | D.水果、油料、水产品、粮棉 |
关于图中农产品在我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第二级阶梯上也有商品粮棉基地分布 | B.油料作物北方主要是油菜,南方是花生 |
C.糖料作物北方是甘蔗,南方是甜菜 | D.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玉米,南方是小麦 |
分析“中国主要产业部门产值、产量结构比重变化表(%)”,回答题。
![]() 项目 年份 |
工农业构成 (以工农业总产值为100) |
货运量构成 (以总货运量为100) |
||||||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铁路 |
公路 |
水路 |
管道 |
民航 |
|
1949年 |
70.0 |
22.1 |
7.9 |
34.7 |
49.5 |
15.8 |
- |
- |
1980年 |
27.1 |
34.3 |
38.6 |
20.4 |
69.9 |
7.8 |
1.9 |
… |
1990年 |
24.3 |
37.4 |
38.3 |
15.5 |
74.6 |
8.3 |
1.6 |
… |
1995年 |
18.1 |
39.3 |
42.6 |
13.4 |
76.2 |
9.2 |
1.2 |
… |
工农业构成数据表明,我国 ( )
A.1949-1995年,农业产值下降 |
B.1980年,轻工业产值高于农业 |
C.1949-1980年,轻工业的增长速度比重工业快 |
D.1949-1995年,轻、重工业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 |
货运量构成中铁路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铁路的运输量减少 | B.铁路线布局不尽合理 |
C.公路运输发展迅速 | D.其他运输方式的比重都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