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京某月某日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
A.气温、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
B.太阳辐射、气温、地面辐射 |
C.地面辐射、太阳辐射、气温 |
D.气温、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
图示最有可能的月份是( )
A.一月 | B.五月 |
C.七月 | D.十月 |
下图是某城市采暖期耗煤量曲线图,室内温度保持16℃。读图回答30—31题。若在采暖时期适当增加室内温度,则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耗煤量增大 | B.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 | C.境会更加恶化 | D.内外温差会变大 |
为解决采暖期因耗煤而带来的问题,可采取的最优措施是
A.因地制宜利用地热等清洁能源,使空气洁净 |
B.用家庭空调制暖,使用方便 |
C.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供热,再送到采暖城市 |
D.减少煤炭使用量,增加石油消费的比重 |
城市森林是指生长在城市地域范围内,在所在环境有明显改善作用的林地及相关植被,它具有一定的规模,以林木为主体,是各种类型的森林作物、栽培作物和生活在其中的动物、微生物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气候与土壤等自然因素的总称。据此回答28~29题。城市森林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其中最主要的的是
A.提供直接有形的林产品 | B.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 |
C.防风固沙 | D.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提供康乐游憩的环境和场所 |
为迎接2008年的“绿色奥运”,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了100多种树木为京城绿化的“主力军”,这些造林树木中,不可能是
A.常绿阔叶树 | B.落叶阔叶树 | C.针叶树 | D.灌木 |
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我国野生水稻基因,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国家推广种植后,大幅度增加了我国粮食产量。回答26~27题: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A.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丰富 | B.农业技术改革 |
C.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 D.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
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也反映了
A.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 |
B.要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
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
D.地球养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 |
“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经济生活的主旋律。读下图,回答24~25题。
发展循环经济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崇拜自然 | B.改造自然 | C.征服自然 | D.谋求人地协调 |
循环经济所体现的地理学原理是
A.大气循环原理 | B.水循环原理 | C.生态循环原理 | D.地质循环原理 |
将围海造田的土地恢复成原来的湿地,是荷兰政府近年来正在推行的一项宏伟计划,该计划准备花费30年时间恢复这个国家的“自然”。据此完成22~23题。材料中提到的湿地和我国东北平原的湿地分别是指
A.沼泽和草甸 | B.滩涂和沼泽 | C.湖泊和沼泽 | D.浅海与草甸 |
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此日前后,有关下列各地叙述正确的是
A.刚果河水量最大 | B.开普敦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最低 |
C.黄河中游,冰凌泛滥 |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