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在1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HCl溶液,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CO2因逸出未画出,忽略因气体逸出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Na+)+c(H+)=c(CO32-)+c(HCO3-)+c(OH-) |
B.当溶液的pH为7时,溶液的总体积为20 mL |
C.在B点所示的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Na+ |
D.在A点所示的溶液中:c(CO32-)=c(HCO3-)>c(H+)>c(OH-) |
质量分数为a的某物质的溶液mg与质量分数为b的该物质的溶液ng混合后,蒸发掉pg水,得到的溶液每毫升质量为qg,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
B.![]() |
C.![]() |
D.![]()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碘水加到溴化钠溶液中:2 Br-+ I2=== 2I- + Br2 |
B.氯气通入碘化钾溶液中:2I-+ Cl2=== 2Cl-+ I2 |
C.氯气溶于水:Cl2+ H2O === 2H+ + Cl-+ ClO- |
D.硝酸银溶液中滴加碘化钠溶液:Ag+ + I- === AgI↓ |
下列溶液的c(Cl-)与50 mL 1mol/L AlCl3溶液中的c(Cl-)相等是
A.150 mL 1mol/L NaCl | B.75 mL 2mol/L NH4Cl |
C.150 mL 3mol/L KCl | D.75 mL 2mol/L FeCl3 |
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 | B.密度 | C.质量 | D.质子数 |
把少量氯水加入到KI溶液中振荡,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现象是
A.形成均匀的紫色溶液 | B.有紫色沉淀析出 |
C.液体分层,水层上面有紫红色油状液体 | D.液体分层,水层下面有紫红色油状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