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在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具有蜂巢结构的水泥防护工程建设。
(1)写出两种图中防护工程所能防御的自然灾害。( 4 分)
(2)请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说明边坡上网格状装置防灾减灾的功能。( 6 分)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风带)
(2)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带;
(3)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中的,这种分异是以为基础的。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丙、丁两地中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处。
(2)若图示的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半球。洋流按性质属于流(填寒、暖)。
(3)若图示的是地质循环,且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则①表示作用,丁表示__________(岩石类型)。
读地球阳光分布示意图回答:(10分)
(1)这是日(节气)太阳光照射地球的图。
(2) A、B、C、D四个地点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最早日出的是。
(3)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并且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值(大或小)。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
材料二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率数据(%)
监测点 |
PM10月平均值(单位:mg/m3) |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率数据(%) |
|||||
林地 |
草地 |
建筑 用地 |
裸地 |
水体 |
其他 |
||
S1 |
0.062 |
38.6 |
14.13 |
12.33 |
11.25 |
23.69 |
2.24 |
S2 |
0.057 |
4 707 |
11.81 |
9.33 |
5.43 |
25.73 |
4.03 |
S3 |
0.061 |
51.8 |
10.65 |
9.86 |
7.75 |
19.94 |
3.55 |
S4 |
0.074 |
31.7 |
24.83 |
16.95 |
12.37 |
14.15 |
1.93 |
材料三 S1点的PM10月平圴浓度图
(1)S1、S2、S3、S4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点,说明该点空气质量好的原因。
(2)上图表示S1点的PM10月平均浓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其夏季浓度特点的形成原因。
(3)该城市进行环境管理的对象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省先后有12市38个县(市)遭受暴雨袭击,其中多个县(市)出现大暴雨;峨眉山市日最大降水量达159.8毫米;北川县连续5天出现暴雨。地震灾区泥石流频发,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部分地方道路中断,对灾区的恢复重建十分不利。
(1)据材料一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集中分布地区。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四川灾区该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3)为减轻川滇山地的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