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是甲 |
B.出生率最低的是乙 |
C.人口数量自然增速最慢的是丙 |
D.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是丁 |
与我国现在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依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图中圆圈大小表示贸易总额多少,白色部分表示出口,黑色部分表示进口)。回答47~48题。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国的贸易进出口构成均为进口大于出口 |
B.三国出口产品都以农副产品为主 |
C.甲、丙间贸易额大于甲、乙间贸易额 |
D.甲、乙、丙三国之间都有陆地部分相连 |
甲、乙、丙三国,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相似的是
A.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来源] |
B.均有本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
C.均为雨热同期 |
D.都有本国最大的港口 |
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右图2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胜过 |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
读“某地区略图”,回答22―24题。该地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 | B.军事 | C.地形 | D.水源 |
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生态问题是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该地区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是
①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
②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③水源充足,黑土肥沃
④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新疆的哈蜜瓜特别甜,而同一品种在北京采用大棚种植则甜度下降,这是因为大棚种植:
A.温度偏低 | B.水分偏少 |
C.温差减少 | D.光照减少 |
读下面讯息,回答19~20题。
讯息:东方市是海南省北运瓜菜基地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瓜果蔬菜北运,2006年种植的品种有:圆椒、尖椒、黄瓜、苦瓜、番茄、茄子等蔬菜,供应时间在2006年11月—2007年4月。海南岛瓜菜主要供应时间是冬季,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水分 | B.光照、水分 |
C.市场、交通 | D.光照、水分 |
冬季利用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蔬菜,在贵州难以成功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人口稀少,市场狭小 |
B.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无需利用大棚 |
C.冬季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 |
D.外来蔬菜丰富,价格低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