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   )
| A.种植业、畜牧业 | B.畜牧业、林业 | 
| C.畜牧业、种植业 | D.种植业、林业 | 
当前甲、乙、丁三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   )
| A.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 | 
| B.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湿地破坏 | 
| C.森林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 | 
| D.湿地破坏、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 |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30年间该地区( )
| A.乡村人口增长了2 000万人 | 
|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 
|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 
|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 
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
| A.大幅提高 | 
| B.B略有提高 | 
| C.没有变化 | 
| D.略有下降 | 
世界城市化进程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
| A.产业革命以前 | 
| B.B产业革命——20世纪初 | 
|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 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量引进外资,加强城市建设,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 
| B.发展中国家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 | 
| C.发展中国家轻视农业发展,重视城市发展 | 
| D.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超过了发达国家 | 
有关城市起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工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起源的基本前提 | 
| B.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 
| C.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 | 
| D.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集市可能演变为城市 | 
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其疏密的分界线大致是( )
| A.内蒙古的黑河至广西的腾冲一线 | 
| B.黑龙江的漠河至广西的腾冲一线 | 
| C.内蒙古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 | 
| D.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