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德国鲁尔区每吨普通钢材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950年以后,鲁尔区钢铁工业在布局上出现了“西移”现象,主要原因是( )
A.全球钢铁生产过剩 |
B.新技术对钢铁工业的冲击 |
C.煤炭对钢铁工业的影响力下降 |
D.钢铁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加剧 |
德国鲁尔区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措施有( )
①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 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③煤炭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④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1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1-3小题。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
A.1970—1976年 | B.1977—1984年 |
C.1980—1989年 | D.1989—2000年 |
该支流流入( )
A.黄河 | B.长江 |
C.辽河 | D.黑龙江 |
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
A.建设用沙量增加 |
B.兴建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 |
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
D.连续干旱 |
图1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小题。Q的海拔可能为( )
A.90米 | B.230米 |
C.340米 | D.420米 |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米 | B.310米 |
C.360米 | D.410米 |
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图1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读图回答1、2小题。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 )
A.2000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 |
B.2000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 |
C.2009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总体提升 |
D.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 |
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 )
A.工业区 | B.中心商务区 |
C.住宅区 | D.文化教育区 |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1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3小题。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C.地形因素 | D.海陆分布 |
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10℃积温 | B.日照时数 | C.太阳辐射量 | D.年降水量 |
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
A.计算机网络 | B.地理信息系统 |
C.全球定位系统 | D.遥感 |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1-2小题。
①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
②下层有灌木的阔叶密林
③下层无灌木的针叶密林
④下层无灌木的针叶孤立林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