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和由水电离的OH-浓度的乘积为10-24,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CO32- | B.NH4+ | C.NO3- | D.HCO3- |
分子式为C4Hl0烷烃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物中含有两个氯原子且位于相邻碳原子上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A.3种 | B.4种 | C.5种 | D.6种 |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H2 |
B.用图2所示装置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的混合物 |
C.用图3所示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 |
D.用图4所示装置蒸干A1Cl3溶液制备无水AlC13 |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后,最终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A.过量Ba(OH)2溶液加入明矾溶液 | B.过氧化钠投入到FeC13溶液中 |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 D.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
C.多糖、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
D.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以吸收乙烯,所以可用此物保鲜水果 |
下述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分别向2mL0.1mol·L-1CH3COOH溶液和2mL0.1mol·L-1H3BO3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前者有气泡产生,后者无明显现象 |
酸性:CH3COOH>H2CO3>H3BO3 |
B |
向浓度均为0.1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
溶度积:Ksp(AgCl)<Ksp(AgI) |
C |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
证明生成了乙烯 |
D |
将少量的溴水滴入NaI溶液中,再滴加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为两层:上层溶液无色,下层溶液紫红色 |
氧化性:Br2>I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