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g)+2B(g)2C(g)△H = —Q kJ/mol (Q>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A和2molB,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气体密度逐渐减小 |
B.平衡时,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kJ |
C.平衡后,再向容器中通人1mol氦气,A的转化率增大 |
D.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A的浓度增大 |
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弱,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
C.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
下列分子的立体构型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
①BF3 ②CH2═CH2 ③苯 ④CH≡CH ⑤NH3 ⑥CH4
A.①②③ | B.①⑤⑥ | C.②③④ | D.③⑤⑥ |
若某原子在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3个未成对电子 |
B.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
C.该元素原子的M能层共有8个电子 |
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 |
下列组合中,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相同的是
A.K[Ag(CN)2]、[Cu(NH3)4]SO4 |
B.[Ni(NH3)4]Cl2、[Ag(NH3)2]Cl |
C.[Ag(NH3)2]Cl、[Cu(NH3)2]Cl2 |
D.[Ni(NH3)4]Cl2、[Cu(NH3)4]SO4 |
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键、一个
键,它们分别是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
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