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CO2气体缓缓通入到含有等物质的量的KOH、Ba(OH)2和KAlO2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生成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通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进程中的各种描述不正确的是
A.A→B段与C→D段所发生的反应相同 |
B.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O2―+3H2O+CO2=2Al(OH)3↓+CO32― |
C.O→A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CO2=BaCO3↓+H2O |
D.D→E段沉淀的减少是由于碳酸钡固体的消失所致 |
下列分离、提纯、鉴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渗析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
B.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杂质 |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D.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
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ˉ有沉淀析出,加入H+能放出气体的是()
A.Na+、HCO3-、Ca2+、Cl- | B.Ba2+、K+、OH-、NO3- |
C.H+、Fe3+、NH4+、SO42- | D.Mg2+、Na+、Cl-、CO32- |
有A、B、C、D四种物质,已知它们能发生下列变化:
①A2++B===B2++A ②A2++C===C2++A
③B2++C===C2++B ④C2++D===D2++C
由此可推知,各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氧化性:A2+>B2+>C2+>D2+
B、氧化性:D2+>C2+>B2+>A2+
C、还原性:A>B>C>D
D、还原性:D >B>A>C
用10 mL 0.1 mol/L 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Fe2(SO4)3、ZnSO4和K2SO4三种溶液中的SO42- 完全转化为BaSO4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1∶3∶3 | B.1∶2∶3 | C.3∶2∶2 | D.3∶1∶1 |
为了除去氯化钾中含有的少量硫酸镁和氯化钙杂质,需进行下列六项操作,先后次序正确的是:①加水溶解 ②加热蒸发得到晶体 ③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④加入适量的盐酸 ⑤加入过量碳酸钾和氢氧化钾 ⑥过滤()
A.①④③⑤⑥② | B.①⑤③④⑥② | C.①③④⑥⑤② | D.①③⑤⑥④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