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小题。
社日 谢逸①
雨柳垂垂叶,风溪澹澹纹②。
清欢唯煮茗,美味只羹芹③。
饮不遭田父④,归无遗细君⑤。
东皋⑥农事作,举趾⑦待耕耘。
【注释】①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抚州临川人,送“江西诗派”诗人。隐居乡里,布衣终身。②风溪细细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③羹芹:煮芹为羹。④田父:依杜甫诗意,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⑤细君:用东方朔典故,指妻子。⑥东皋:水畔高地。⑦举趾:举脚,下田。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诗歌描写了春社时节淳美的田园风光。 |
B.首联描摹了一幅春雨丝丝,垂柳依依,微风细细,水波粼粼的早春图画。 |
C.颔联主要写了诗人在煮茶喝羹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之情。 |
D.颈联是说喝酒没有知音,赠妻没有物品,言中流露出哀伤之情。 |
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机和乐趣。 |
B.诗人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淡泊情怀。 |
C.全诗紧扣“待”字,表现诗人慵懒散漫的生活态度。 |
D.此诗用词精炼,用典贴切,用情真挚。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诗中“寒灯”一词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
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入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请结合后两句诗中具体的词句分析山农的心情?
再宿武关
李涉①
远别秦城②万里游, 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 一夜潺湲③送客愁。
【注】①李涉,唐宪宗至文宗时洛阳人。元和年间因事被贬,流放桂粤。本诗作于迁谪途中。②秦城:指京都长安。③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诗中的“乱”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答: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阅读晏殊的《采桑子》完成题目。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这首词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宋词中的派。“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钟山即事(4分)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钟山,南京的紫金山。王安石弃官后居住在这里。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古典诗词讲究炼字,诗歌前两句中“绕”和“弄”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末尾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