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燃气热水器示意图。
(1)某热水器以天然气为燃气。
①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空气进气孔”被部分堵塞,燃烧将产生有毒气体M,M的化学式为_______。
(2)1kg不同燃料燃烧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①其中较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使用_________作燃料时最易形成酸雨。
②酸雨形成过程中某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中“”和“
”的质量比为 。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甲”或“乙”);
(3)欲除去混在甲中的少量乙物质将可采用的方法是;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常温下,金属铝和氧气反应,在铝表面生成;该反应表示为。
(2)将氯化氢和氨气两种无色气体混合,生成氯化铵固体:;反应类型为。
(3)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现象为。
(4)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硬质粗玻璃管中的现象为。检验上述反应的气体产物的化学方程式:;检验上述反应的固体产物,除了观察外观、用磁铁吸引以外,还可用化学方法,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填 “放出”或“吸收”)热量。尾气可用法来处理。
试选用“>”或“<”或“=”填空。
(1)空气中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稀有气体;
(2)通常状况下的液体体积: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200mL。
(3)室温下,1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溶液的质量2g
(4)相同的两段细铁丝生锈的速率:用蒸馏水浸过的铁丝用食盐水浸过的铁丝
(5)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2g
(6)熔点:武德合金其组成金属
“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A.燃烧的条件 | B.铁钉生锈的条件 | C.证明CO2与NaOH反应 | D.分子运动的现象 |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直接接触。若用稀硫酸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稀硫酸溶液中,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填写“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填写物质序号)。
(4)将t2℃时a、b、c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填写物质序号)。
(5)将t2℃时a、b、c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写物质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