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以161票赞成、2票反对、7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修订后的预算法将从2015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新预算法强调要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加强对不规范预算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新预算法的修订,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
①倾听群众呼声,科学民主决策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
③健全和完善行政内部监督体系 ④严格依法执政,自觉接受监督
|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上述材料说明( )
①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人大代表行使表决权
③财政预算是由政府提出,人大审议通过的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A.②④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② |
“我爸是李刚”、“给力”、“神马都是浮云”……2010年不少红遍网络的热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蹿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唏嘘不已,仿佛置身现场。网络热词的出现体现着()。
|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 C.真理与谬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
电影《山楂树之恋》总票房破亿元,是近十几年来中国文艺片票房新高。这是中国文化充满活力、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这是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证明。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
| A.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 B.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 |
| C.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 | 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入户普查人口的行为
| A.是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 | B.表明了人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 |
| C.表明了人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 | D.是探究世界的科学实验活动 |
摸清人口的“家底”,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发展政策,有利于更加公平地推进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也有利于完善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这主要说明了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我们常说:“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句话体现的主要哲学原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②规律的客观性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奥数培训本是针对少数有数学天赋、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的课外辅导,但是有的学校、家长不顾学生实际,掀起“疯狂奥数”培训热潮,这种做法
①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②违背事物发展规律
③没有抓住重点④没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