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棵紫露草在一个加入肥料和水的玻璃瓶里被密封了40年之后,依然长势茂盛。对于这一神奇现象,园艺专家指出,尽管与外界新鲜空气和水分隔绝,但密封的瓶子创造了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紫露草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水分,掉落在瓶子底部的叶子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必要条件,并且给植物根部提供养分。从中可以看出(  )
①植物在适应环境变化方面更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植物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③植物与阳光、空气、水分和肥料等的联系构成其生存与发展
④微型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基于其固有联系按一定方向发生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福建省第二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在霞浦县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畲族同胞穿着“凤凰装”,吃着乌米饭,看着畲俗表演,唱着原生态畲歌,共度佳节。这体现了(  )
①两岸人民对传统文化具有认同感 
②两岸交流使两岸文化逐渐趋同 
③民族节日是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④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民族情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举行。“神十”航天员完成了太空质量测量、太空单摆运动、太空陀螺运动、太空制作水膜、太空制作水球等实验,向青少年讲解背后的物理原理,并与地面课堂学生进行互动。全国有8万所学校6 000万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授课活动。这体现出 (  )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网络是文化多样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教育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④科技进步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中国文学史上的多次文体、文风的革新,悉举“复古”旗帜。如陈子昂、李白“复古”以推动唐诗发展,中唐迄北宋韩、柳、欧诸家发起和推动“古文运动”以促进散文变革。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①文学创作中的“复古”并不是对古代文学传统的简单回归 
②对古代文学传统的批判继承是实现文学创新的重要途径 
③在古代文学创作中“复古”与“革新”是直接同一的 
④通过“复古”以正本清源是实现文体、文风革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作为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不二代表,飞天已经成了我们的骄傲。但是,这美丽的形象并非中国的“土特产”,而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产物。这说明 (  )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创新就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013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通过10周年。为纪念《公约》通过10周年,6月14日至23日,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本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主题是“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这启示我们对待文化遗产 (  )

A.要重视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发展和保护
B.要对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D.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