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
B.补充气源 |
C.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 |
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
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
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 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
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 | 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 |
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
A.欧洲 | B.俄罗斯 |
C.新加坡 | D.日本 |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城镇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关于本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看是山,远看是川 |
B.北部a处气候特征为长冬无夏,降水稀少 |
C.该省区面积广大,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 |
D.气温低,有机物分解速度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
影响本区域城镇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为了方便生活,接近河流,取水便利 |
B.城镇沿河分布,地势较低,地形平坦 |
C.本区河网密集,城镇沿河布局,水运便利 |
D.城镇分布在河谷两岸,海拔较低,热量相对充足 |
暗筒式日照仪主要通过感光纸的感光历时记录日照时数。读“某高原日照变化趋势和分布”图(单位:%(10a)-1,图中空心表示增加或未变,实心表示减少),回答下列小题。对图中日照变化区域差异,最恰当的描述是
A.平均海拔最高的东部地区变化最大 |
B.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变化最大 |
C.相对高度差异显著的地区日照变化最大 |
D.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变化最大 |
近45年来,该地区无论是总云量,还是中低空水汽条件的变化都很小,则导致其日照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全年受准静止锋冷气团控制,云量较高,日照显著减少 |
B.全年受准静止锋暖气团爬升影响,降水增多,日照显著减少 |
C.全球变暖,热带北移,该地太阳辐射强度减弱 |
D.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工业化进程较快,大量气溶胶和污染物排放量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 |
诗歌民谣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回答下列小题。“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萌。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以上诗句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A.华北平原 | B.青藏高原 | C.珠江三角洲 | D.云贵高原 |
刘伯温曾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姑且不谈其预测依据,若真的如预言所讲,则合理的理解是
A.江南地势低,被海淹没了 | B.江南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 |
C.云贵的现代文明超过江南地区 | D.“云贵万重山”的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 |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图中甲、乙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为山地,乙为河谷 | B.甲、乙两地均为河谷 |
C.甲、乙两地均为山地 | D.甲为河谷,乙为山地 |
甲、乙两处地貌的成因主要是()
A.断裂下陷 | B.流水侵蚀 | C.褶皱隆起 | D.风力堆积 |
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 B.土地沙化 | C.水土流失 | D.酸雨污染 |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下列小题: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
B.人均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
C.南方的人均水资源为北方的5倍 |
D.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
造成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差异较大 |
B.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
C.雨季长短导致降水量差异较大 |
D.纬度差异导致蒸发量差异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