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山东半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材料二 山东省、日本、韩国位置图
(1)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山东半岛成为日韩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优势有哪些?
(3)从工业地域分布来看,日韩产业向山东半岛转移的工业类型可能有哪些?
(4)简要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读我国海峡西岸经济区及附近地区某月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mm)分布图、福建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为何月(1、7月)等温线,该月我国气温分布有何特点?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3分)
(3)比较图中①③两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3分)
(4)台湾每年的水资源总量约641亿立方米,而能利用的总水量约有207亿立方米,仅占总水资源的三分之一。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水资源可利用率低的原因。(3分)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气流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图示天气系统的名称并说明判断依据。
(2)试比较图中气流一与气流二在性质上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请写出图中曲线M和曲线N所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并比较其雨区分布的差异。
(4)请分析M、N两雨区形成的共同发展过程。
换个角度看区域,图为H河流的流域图,该河干流全长4370千米,大小支流有200多条,流域面积约达184万平方千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分别指出图中①②山脉的走向。
(2)列举H河流三方面的水文特征,并分析说明其形成原因。
(3)简述图中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4)扼要说明图中乙地区至今人烟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温哥华是加拿大冬季温暖的港口城市,是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拿大中东部产品的出口越来越倚重温哥华港
材料二某区域相关信息图
材料三温哥华和渥太华的气候资料
温哥华:北纬 49.2 度, 西经 123.2 度, 海拔 3 米
渥太华气候资料北纬 45.3 度, 西经 75.7 度, 海拔 116 米
(1)分析温哥华冬天气温高于渥太华的原因。
(2)分析温哥华港成为加拿大最大港口的原因。
(3)指出L河甲点以上河段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并说明理由。
(4)请你用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材料二图中陆地地形特点的形成。
材料一 武汉城市圈和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是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两城市圈(群)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简图
(1)图中A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简述该地商品粮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2)图中连接甲乙两大经济中心的铁路干线是____。乙经济中心是____市,请分析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