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7日凌晨,第23号强台风“菲特”在浙闽交界处登陆,并伴有特大暴雨,给当地造成洪涝灾害。下面第一幅图为“台风菲特移动路线图”,第二幅图为“台风带来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台风的天气系统是 ,2013年10月7日凌晨,宁波的风向是 。
(2)图中数字分别表示降水、风暴潮、大风、云系,其中表示降水的是 ,表示大风的是 。
(3)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有 ,洪涝可能诱发 、 等地质灾害。
读图回答问题。分别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洋流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B洋流的成因是___________,与同纬度北半球海区比较,B洋流水温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当厄尔尼诺现象现象出现,C海区及其沿岸会出现的灾害是____。
该图是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和地球上的部分行星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左图中A地区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形成___气候,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
右图中风带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带,气压带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带。
受风带①影响,西北欧地区形成气候,其气候特点是。
当气压带②影响地中海地区时,海南岛吹_____风,北印度洋的洋流环流呈现_____(顺或逆)时针。
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问题。③、⑤两地相比,风速较大的是,理由是 ;②处的风向为
甲、乙、丙三条虚线处,能形成锋面的是,图中①②③④⑤中较有可能降水的是
此时,A、B两地相比,昼夜温差小的是,原因是。
图11为南半球俯视图,图12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完成下列问题图11为北半球(节气)日的太阳光照图,此时C地正处于_____(日出、日落),C点的太阳高度角是;ABC三地夜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图11中所示日期, 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ABC三点相比,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是,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此日,地球位于图12中的(填数字序号)位置,其公转速度较(快、慢)。
图12中,地球运行到的(填数字序号)位置时,晋江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且该日地球上极昼的范围为。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两箱中都放入相同量的土。甲玻璃箱开口无盖,乙玻璃箱有密封盖子(如图19),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3小时后,同时测甲乙玻璃箱里的气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测量结果:玻璃箱▲(填“甲”或“乙”)内的温度高。这个实验模拟的是▲原理。
实验显示:对流层大气直接的主要热源是地面,地面通过▲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大气,而大气又通过▲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该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实践是建设▲。
这一实验还反映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作用是导致▲,这些“人类活动”主要是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