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处于不断运动、循环和相互转化之中。图为“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转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若图为热力环流,甲乙丙丁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为海洋,丁为陆地 ,①表示下渗 |
B.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②、④环节增强 |
C.夏季③环节输送水汽更多,水循环活跃 |
D.跨流域调水体现人类对①环节施加影响 |
下图是世界两个区域海陆分布简图(阴影代表海洋),回答下列各题。根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520千米 | B.5200千米 |
C.6400千米 | D.4000千米 |
Ⅰ、Ⅱ所在国描述正确的是()
A.两国的经济部门中都以第一产业为主 |
B.两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都是原始型 |
C.两国都以黑种人为主 |
D.Ⅰ所在国黄金、金刚石资源丰富,Ⅱ所在国石油资源丰富 |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小题。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是B地植被生长比A地更茂盛,原因是B地()
A.位于向阳坡,光照更充足 |
B.坡度更缓,土层更厚,土壤水份条件好 |
C.地处迎风坡,降水更多 |
D.温度更高,热量条件更好 |
图中18℃等温线分布( )
A.受东部山脉影响向北凸出 |
B.受低地影响,通过Q处 |
C.受河谷地形影响,通过P处 |
D.受海陆位置影响与纬线平行 |
下表为我国某地某年11月下旬天气信息统计表(表中气温数值分别为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回答下列小题。该地最可能位于()
A.长江三角洲 | B.松嫩平原 |
C.黄河三角洲 | D.珠江三角洲 |
.此时期该地降水日数偏多的原因是()
A.冷暖气团势力均等,形成准静止锋 |
B.暖湿气流较强,且冷空气影响频繁 |
C.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形成地形雨 |
D.热带低压影响频繁 |
27日到29日,该地日最低气温变化大的原因是()
A.风力大小的变化 | B.大气的保温效应 |
C.日照时间的长短 | D.处于低压槽的两侧 |
读“北半球局部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A、B、C三地()
A.A地为陆地,B、C为海洋
B.A地为海洋,B、C为陆地
C.B、C两地的气压比A地低
D.B、C两地的空气流向A地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图中X、Y分别表示北、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洋流为寒流 |
B.M风带的位置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
C.N风带常年控制下的地区水循环活跃 |
D.N风带的实际风向是东南风 |
某地理小组于春分日在我国某地(如图所示,等高距为200米)进行地理观测。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图中Q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160米 | B.380米 |
C.680米 | D.1080米 |
18时(地方时)位于Q地的观测者看到太阳在P地方向落下,据此判断图中A河段大致的流向是( )
A.北流向南 | B.东北流向西南 |
C.南流向北 | D.西南流向东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