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分布示意图”,结合图示说明该工程建设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加快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采,限制其经济发展
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D.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各国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以下四地蒸发量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影响图中①、②两地水平衡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 C.季风 D.洋流

植被的分布与水分的盈余状况关系密切,最可能出现热带森林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内蒙古某山有一处花岗岩“石林”景观(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石林”景观,按照成因,其岩石为

A.玄武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岩浆岩

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B.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
C.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
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下图中a为纬线,P、Q两地经度相同,相距800千米。完成下列各题。

若Q点5时30分日出,a点的纬度为15°,这时的月份可能是()

A.12月 B.2月 C.6月 D.10月

若P地19时太阳已落,Q地仍夕阳西下,这一季节()

A.长江流域油菜花盛开 B.美国大平原麦翻金浪
C.潘帕斯草原绿野千里 D.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下图中,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

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
B.Ml、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 0.5个单位重量的M1、M2
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

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A.N B.P C.Q D.R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