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80年代,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步改变。如今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广东北部山区和广东东部及西部等地,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设立产业转移园区。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图为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图。


(1)20世纪80年代,香港大量           导向型产业逐步北移,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产品的加工基地,香港担当研究开发和销售中心的角色,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
(2)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工业向广东省的北、东、西部转移,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    )
A.土地租金高                         B.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C.劳动力价格高                       D.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3)上图中阶段Ⅰ和阶段Ⅲ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
A.市场     技术、原料              B.原料   科技、市场
C.市场     原料、劳动力             D.原料   动力、市场
(4)产业转移对广东北、东、西部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欧洲人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随地理大发现由旧大陆迁移到__________,即从欧洲迁往___________洲、___________洲等未开发地区。
(2)非洲人从16世纪起,被暴力贩运到___________,他们主要分布在美国________部、西印度洋群岛和巴西东南部。
(3)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曾大批被招募为劳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地,为当地的开发作出了贡献。

读“我国某城市区位示意图”(图6—7),回答下列各题。

图6—7
(1)图中城市为 ,其优势区位是
(2)图中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在我国与该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长江沿岸的 等城市。
(3) 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 对城址的选择影响很大。

把图6—6中的英文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中(每个空格限填一个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使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区合理化。

图6—6

功能分区
字母
功能分区
字母
钢铁工业区

客运码头

纺织工业区

货运码头

高科技工业区

水厂

城市绿地

污水处理厂

读“河流与城市区位示意图”(图6—10),完成下列要求。

图6—10
(1)甲城市形成的原因是
(2)乙城市形成的原因是
(3)丙城市的成因是处于的汇合处,因为有大量
(4)丁城市则处于位置,因此它既是港,又是港。
(5)甲、乙、丙、丁四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河流提供的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