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10°S附近太平洋中的某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为缓解供水不足的状况,该国提出此项规划的原因是( )
| A.用水量大 | B.降水丰富 |
| C.干旱少雨 | D.污染严重 |
针对该国淡水资源供给不足问题,该国最可行的措施是( )
| A.节约用水 | B.跨流域调水 |
| C.人工降水 | D.限时供水 |
“从北京(40ºN,116ºE)看世界”,下图为以北京为中心,3000Km、6000Km为半径的图,图中ab为部分的经线圈,阴影部分为黑夜;地球半径取6370千米。完成14~15小题:
图中d点可能的地点是
| A.东京(36ºN,140ºE) |
| B.莫斯科(56ºN,38ºE) |
| C.伦敦(52ºN,0º) |
| D.乌鲁木齐(44ºN,88ºE) |
此时此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地方时为6时 |
| B.a点的位置是64ºW,86ºN |
| C.北京周遍农村的田里麦浪滚滚 |
| D.我国华南地区雨季开始 |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点0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11月26日上午,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举行隆重仪式,发布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中国第一幅月面图像揭幕。完成下列11~13小题:
月面图象显示有许多大小大小的月坑,其成因可能是
| A.天体撞击 |
| B.风力侵蚀 |
| C.冰川侵蚀 |
| D.火山喷发 |
地球表面很少有类似“月坑”这类地貌,不是因为
| A.地球的质量比月球大 |
| B.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 |
| C.地球表面有植被覆盖 |
| D.地球表面被人类改造得强烈 |
“嫦娥一号”卫星成为环月球卫星后,在离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的极地轨道绕月球飞行(注:极地轨道是指轨道经过月球极地的上空),开展拍摄三维影像等工作。选择极地轨道绕月球飞行的目的是
| A.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 |
| B.有利于对月球全表面的拍摄和探测 |
| C.有利于向地球传回探月信息 |
| D.有利于卫星绕月运行轨道的稳定 |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北京时间8时整的是(提示:太阳都从一个方向直射;N表示北极)
下列四图中心均为北极点,阴影部分表示9月21日,则北京为9月22日17时的应为
读图3(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6~8题:
此时,北京时间为
| A.5时 | B.8时 |
| C.10时 | D.15时 |
此日M地的昼长为
| A.6小时 | B.12小时 |
| C.15小时 | D.18小时 |
此日N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40° | B.90° |
| C.20° | D.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