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阅读以下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 广东、湖南两省的区域综合发展指标。

地区
年度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三类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
三类产业就业比重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第一
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
产业
广东
1980
249
33.2
41.1
25.7
70.6
17.2
12.2
480
2005
21701
6.3
49.5
44.2
32.0
39.7
28.3
23603
湖南
1980
192
42.3
40.2
17.5
77.0
14.1
8.9
365
2005
6473
19.4
40.2
40.4
48.6
21.5
29.9
9616

数据中国统计年鉴(1980年~2006年)
材料三 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装备、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
(1)比较湖南、广东两省地势特征的显著差异。
(2)依据材料二,比较广东、湖南两省区域发展差异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分析湖南、广东两省在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旅游地理】
2015年清明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人们纷纷走出户外祭扫、踏青、赏花、观光…… 假日旅游十分兴旺,各条高速公路车水马龙,各大旅游景区游人如织,重点旅游区频频出现“井喷”现象。主要特点是家庭团体游占据主导,中短程旅游为主,近年来,散客游、自驾游已成小长假主流。图为2015年4月5日,河南省开封市清明上河园迎来众多游客。

依据材料分析散客游,自驾游出现的原因,并且针对景区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结合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和首钢曹妃甸厂区海水淡化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北省供应北京81%的水和天津93%的水。该省的水库主要分布在其北部和西部地区。
(1)简析河北省水库主要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的显著特征及对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效益。
河北是近代工业发展较早的省份,其钢铁、电力、石油加工、炼焦、化学原料等重工业规模庞大。
(2)从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和上述文字材料中找出四条相关信息,分别对应说明河北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首钢曹妃甸厂区海水淡化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据图各找出一条信息加以说明。
有近30万“北漂”每天往返于北京与“睡城”燕郊之间。近年来,北京许多科研院所和制造业迁至燕郊,燕郊借此加快了留住人才建设“创业燕郊”的步伐。
(4)简述“创业燕郊”对缓解北京城市问题的作用。

读下面图示和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和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的两大战略,前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后者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许多人称此倡议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这表明中国或将利用此类倡议在亚洲寻求影响力或统治力。

材料二: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廉价,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比较成熟。目前,经济发展迅速而规模巨大,能源消耗量日渐攀升,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钢铁生产大多为低端产品,研发力度不够,产品附加值低,在销售上主要是国内消费,国外销量极小,加之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加,市场受制,在国际上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导致低端钢铁严重积压,经济发展压力不断增大。汽车整车出口规模也相对较小,国内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低档民用车和大量的商用车大量积压,经济下行压力突显。“一带一路”是我国资本输出计划的战略载体,有助于带动周边及发达经济体建设,并消化国内过剩产能。
材料三:D线输气管道(下图):是中国同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重大工程,气源位于土库曼斯坦,途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进入中国,管道全长1000公里,其中塔方境内长约410公里,在各国中最长,预计2016年建成通气。该管道是世界上管道建设史上难度最高的工程之一,它将与已经建成的连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A、B、C线一道,形成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网,输气能力将从每年550亿立方米提升到850亿立方米,成为中亚地区规模最大的输气系统。

(1)从自然和人文地理角度,分析新疆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中的地理优势。(6分)
(2)请你结合材料三和图,说明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塔吉克斯坦段)建设的意义。
(3)在中国—中亚天然气D线工程建设中,主要的限制性自然条件有哪些?
(4)结合材料二,综合说明“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将会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读东北三省区域图及材料一回答(1)—(4)题。

材料一: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这种差距是多年来吸引千百万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原因。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出现了“雁南飞”的局面,由此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相反。
(1)简要说明东北地区工业的区位特征。
(2)20世纪60年代德国鲁尔区进行综合整治,其成功经验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有何借鉴意义?
(3)黑龙江和山东两省各有什么经济作物?说明种植该经济作物的区位条件。
(4)1985年以来,山东农民纯收入大大超过黑龙江农民,试分析其原因。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气候变化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词,温室气体减排因涉及各国发展利益.
(1)甲、乙两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图。判断依据是
(2)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4)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应采取什么措施?
(5)A国内矿产资源缺乏,但有丰富的水力资源,请具体分析A国内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