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
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
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
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
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
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
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
下图表示6月22日四地昼长时数和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标注有明显错误的一地是()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距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间隔相同 |
B.除标注错误的一地外,其余三地一年之中均有太阳直射的机会 |
C.除图所示以外,其余时间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小于①地 |
D.每年大约有9个月时间③地的昼长大于夜长 |
下图为某日12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日,可能在7月初 | B.该日,长春日出方向为东南 |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昼长于夜 |
甲地日落时刻为( )
A.19时 | B.17时 | C.18时 | D.20时 |
某地的昼长比甲地略短,且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该地位于甲地的( )
A.东北方向 | B.西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完成下列问题。该同学的观测与记录持续了()
A.3个月 | B.6个月 | C.9个月 | D.12个月 |
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A.端午节 | B.劳动节 | C.国庆节 | D.元宵节 |
在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
A.日本春光明媚 | B.北极出现极夜 |
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 | D.澳大利亚冬雪纷飞 |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南,再向西南 | B.向北 |
C.先向北,再向东北 | D.向南 |
如果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当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时,冬季不能看到但夏季能看到日出的点()
A.甲村 | B.乙村 | C.①地 | D.②地 |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M-N”一线沿途( )
A.高差最大达300米 | B.海拔最低处为30米 |
C.丙处为谷地 | D.经过两个鞍部 |
在甲、乙、丙、丁四处观察,正确的判断是( )
A.甲处能看到乙处 | B.乙处能看到丙处 |
C.丁处能看到丙处 | D.甲处能看到丁处 |